图录号/艺术家:

焦秉贞 南巡苏州虎丘行宫图 卷

图录号:78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焦秉贞 南巡苏州虎丘行宫图 卷
图录号:
780
年代:
艺术家:
焦秉贞
材质:
设色绢本
作品分类:
尺寸:
58.5×54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07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 总成交额:3818.132 万元 成交率:67%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15日
备注:
声 明:
焦秉贞,山东济宁人。康熙时钦天监五官正。善绘事,袛柢候内廷。所画花卉精妙绝伦,其山水、人物、楼观之位置,自近而远,自大而小,不爽毫发,系采西洋画法。尝奉诏绘耕织图四十六幅,村落风景,田家耕作,曲尽其致。称旨,旋镂版印赐臣工。明末清初,西洋教士,布道中国,每以宗教画为宣传之工具,清朝画院供奉复多西洋传教士,而钦天监中主其事者众,故焦氏日相濡染,遂习其法,亦一时之风尚使然。张庚《国朝画征彔》说焦秉贞“工人物、其位置之自近而远,由大及小,不爽毫毛,盖西洋法也。”空间处理上采用了西洋画的透视法,但然物及树石建筑的造型和设色都是中国传统的线描和重彩。
焦秉贞此卷《南巡苏州虎丘行宫图》描绘的是康熙微服出巡虎丘行宫的场景,长达5米多,其规模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媲美。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3.5公里的郊外。虎丘海拔34.3米,占地约20公顷。清代,虎丘经历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虎丘最兴盛之时,为康熙至乾隆期间。康熙帝玄烨和乾隆帝弘历都曾六次南巡,每次下江南都要光临虎丘,并曾驻跸山上,有几次从浙江回京途经苏州还要重游虎丘。祖孙二人先后在虎丘题写匾额楹联数十处,吟诗不下二十余首。现今头山门所悬“虎阜禅寺”竖匾,就是玄烨的手笔。为此虎丘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先后建起了万岁楼、御碑亭、文昌阁,以及宏伟的行宫“含晖山馆”,接着又重修了大雄宝殿、千佛阁。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全面修整,十九年(1754年)建千手观音殿、地藏殿,三十八年(1773年)修塔。当时山前山后轩榭亭台逶逦参差,多达五千零八十余间,共有胜景二百多处;白堤春泛、莲池清馥、可中玩月、海峰雪霁、风壑云泉、平林远野、石涧养鹤、书台松影、西溪环翠、小吴晚眺,号称“虎丘十景”。焦秉贞此卷很可能是遵旨绘制,构思宏阔缜密,人物众多,用笔谨严,从构思到定稿,没有数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随着画卷的展开,村落农田、河湖浅渚、纤陌交通、水乡集市、官署寺观徐徐出现在馆众眼前。画卷中段,一艘游船上那位气度不凡的持扇老者大概便的微服南巡的康熙皇帝,因为他的身边不仅有若干侍从及官员的陪伴,而且他的出现,还引来岸上和江上游船上无数人的目光,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其画法仍法古人,屋宇桥梁界画略仿赵千里,树石山水力摹仇十洲,而其帮助大小则参西法,描画精细,设色工妙,曲尽姿致,不遗纤毫,与曾奉诏所画《耕织图》并为一代绝品。
卷末有日本收藏家长尾甲题跋。长尾甲认为该画在庚子之乱中流出宫廷,后流散到日本。画正钤有“雍正御览之宝”,并有清末民初学者罗振玉于宣统丙辰(1916年)题签,可见该画的确经清宫内廷收藏,但是流出宫内的时间应晚于庚子(1900年),可能是被溥仪的小朝廷带出清宫。卷上还有“鹤巢清玩”等收藏印,鹤巢或为沈鹤巢,为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尝与沈仲强、邓芬、周一峰等雅集禺山师范学堂,挥毫作画,阅半载不辍。可推之该画流出清宫之后,曾在周内流传了一段时间,才流入日本。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