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国松 1968年作 雪山图

图录号:196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国松 1968年作 雪山图
图录号:
1969
年代:
1968年作
艺术家:
刘国松
材质:
雪山图
作品分类:
尺寸:
155×15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 成交额:RMB 4,566.77万 成交率:71.32%
拍卖时间:
2013年05月31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背面):AMountainPeakunderSnowing1968byLIUKuosung刘国松十四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二十岁改习西画。1956年,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1961年,有感于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思潮与画风之不当,更基于对发展与宣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使命感,他在创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媒材,从事水墨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对此,大诗人余光中教授撰文称之为「浪子回头」。而刘教授也在此时提出一个至今仍有价值的口号:[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
刘国松元人曾就「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写过许多文章,后收入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的《临摹、写生、创造》(1966)文集中。为了开拓画家的胸襟和视野,他崭新的诠释了传统文人画所标榜的[笔墨]原意:[笔就是点和线;墨就是色和面;皴就是肌理。]同时更提出[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与[建立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传统]的口号,掀起当时文化界的轩然大波。时至今日,他的理论已广为海内外水墨画家甚至史论家所接受,并形成一股潮流。看着目前中国水墨画界呈现的多元化风格与形式,以及许多美术科系已开始从事现代水墨画的教学,就可知刘国松对中国水墨画的开拓与发扬所做的贡献。
1960年,刘国松任教于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系,其时,他积极思考如何使用中国绘画的纸墨媒材。受到建筑学理论的影响,他开始探索如何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从而开发出拓墨、拼贴等营造新肌理的技法,更在1963年成功研发出一种夹杂粗筋纤维的棉纸「刘国松纸」。他以这种特制纸,配合如狂草挥写的笔触,创造出独特的「抽筋剥皮皴」,以此创作出《云深不知处》及《五月的意象》等抽象山水。此时刘国松尝从中西方经典作品中撷取灵感,画中以狂草般雄浑波拆的大笔触,挥写出隐隐如米盖朗基罗的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