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中期 白玉巧作红运当头鹅首带钩

图录号:22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中期 白玉巧作红运当头鹅首带钩
图录号:
2227
年代:
清中期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长7.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玉器(一) 成交额:3101.17万元 成交率:64.04%
拍卖时间:
2009年11月9日
备注:
声 明:
从艺术的实用到赏玩——玉带钩源流
玉带钩的出现,于考古界至今尚未定论,然而在中华的先民们自洪荒年代而出现在历史的剪影中,便有了它的踪迹。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之良渚文化中,即出土过别致异常的玉带钩,其流绵延5000余载,至今仍令人陶醉。
带钩之用途,在于固定束带,古人衣着佩束的腰带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为之,主要用于系佩组绶、印章、囊、刀剑等物。因革带硬而厚实,无法同大带一样系结,使用时多借助于带头扣联,此类带头通常被制成钩状,称为带钩,省称为钩。有关其文献记载散见于古史经典之列,《左传》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墨子·辞过》:“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庄子》“以钩注者惮”;《孟子·告子》:“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上引文献中的“钩”均指带钩。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带钩与楚简简文互证,表明至迟于春秋战国时期,带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了。带钩虽多有金、银、铜、铁、玉、石之属,但最为珍贵的仍是玉质带钩。
汉兴,玉带钩造作与配饰步入鼎盛时期,尤借西汉用玉之风甚盛,促成玉带钩用料考究,简约大气。纹饰线条或粗犷挺劲、简洁精整;或娴熟自然、圆润流畅,尽显独特步天下之艺术神韵。带钩遗存数量之丰,形制多变及分布之广可谓空前。《淮南子·说林训》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秦族训》记“带不厌新,钩不厌旧”。玉质带钩之繁盛可窥一斑。
三国以降,乱世尘嚣将灵活实用之带扣传檄于中原,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带钩因此销声匿迹,时至盛唐仍芳踪难觅。有宋一代,开文人治世之先河,复杂的人文内涵,孕育了考究的文质气息,对于文玩之追求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带钩作为崇古之象征,渐渐重现华夏历史舞台,其玉质选材考究、构图设计精当,造型穷极优美,雕琢技艺及玲珑别致的巧夺天工之作大量出现。
历经元明两朝,发展至清代,玉带钩不仅数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复杂,纹饰构图更加活泼多变,较流行的龙首形带钩,龙首较前代高昂、龙眼凸现、嘴上下略倾,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蟠摘腾空而拉大了与钩体表面的空间,璃头圆而披长发,与前代有明显区别。
清玉带钩纹饰造型的另一特征是大量地融入了人们美好心愿的人文内涵,如有的带钩钩首作如意头,刻如意纹,钩体中段浮雕银锭插笔,“笔锭”谐音“必定”,整器取“必定如意”之意;有的带钩钩首如意形,钩体浮雕荷花、宝盒图,“荷盒”与“和合”同音,意寓“和合如意’;另外,“马上封侯(猴)”、“三阳(羊)开泰”、“五福临门”、“蟾宫折桂”、“榴开百子”等等,诸多构图纹样大量出现、流行于玉带钩的造作之中,盛极一时。
至此,带钩已完成了由实用器向玩赏品的转变,其总体特征为大量使用了动植物造型的浮雕、透雕技法,展现了复杂的人文内涵,且选材讲究、构图精当、造型优美、雕琢技艺高超,玲珑别致的巧夺天工之作大量出现,从而将作为社会玩赏品的玉带钩奇巧生动、赏心悦目的艺术神韵推向了极致。
2227-2251来自同一藏家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